湖北企业家网
微信扫一扫关注
湖北企业家

本期杂志

您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人物 > 创业英才

下岗女子贷款500万元创业 一瓶鲜玉米汁卖全国

发布日期:2015-04-20

图为:从恩施大山里走出来的向昱萱

图为:从恩施大山里走出来的向昱萱

  □文/楚天金报记者周萍英 图/曹大鹏

  2010年,向昱萱决定来武汉发展。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。

  一方面,在湖北恩施,她的“一榨鲜”已成为当地知名品牌,土生土长的她,无论是人脉还是市场占有率,在当地都响当当。另一方面,她想扩张,让一瓶瓶“玉米糊糊”走出重重大山登上大雅之堂。

  最终,她卖掉自己早年在武汉和上海购置的房产,将公司总部迁至武汉。

  鲜为人知的是,向昱萱曾是一名“下岗人员”,靠从银行贷款500万元走上创业之路。

   “靠山吃山”选项目:

  就做富硒鲜玉米汁

  宝蓝色中长款针织外套,内搭一件黑色半高领毛衣。向昱萱平日装扮较低调,以蓝色和绿色居多。

  2000年,向昱萱工作多年的外贸公司进行改制。在此之前,她做过教师,还被下派到基层当过干部。已过而立之年的她成了“下岗失业人员”。

  一次偶然机会,她跟随恩施州政府组织的招商团到浙江温州考察学习,被当地生机蓬勃的民营经济所触动,第一次她从心底萌发出创业的念头,“温州企业家都是从最底层做起的,别人能做的,相信我也能做到”。

  可是做什么呢?这时,一个扭转她人生轨迹的人出现了。这个人就是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,当时任恩施市科技副市长的陈运中。陈运中对她说:“恩施的土壤含硒丰富,而苞谷(当地方言,即玉米)又是最易吸收硒元素的农作物,所以恩施出产的苞谷营养价值更高。”

  这句话,让向昱萱眼前豁然一亮,“碳酸饮料没有什么营养,都那么受欢迎,我若把本地含硒丰富的鲜嫩苞谷加工成方便饮用的鲜玉米汁,定能打开市场。”

胆大“快跑”遭重挫:

  300吨玉米交学费

  “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,那时候一心想创业,别的什么都没考虑”,没有多少积蓄的向昱萱,用房子做抵押,通过各种关系向银行借贷了50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,湖北希之源生物工程公司成立。

  建厂房,买设备,收鲜玉米,请专家研发玉米汁产品。次年,玉米汁、玉米乳、玉米爽等产品陆续上市。

  然而,产品一面世就遇到乡亲们的一片质疑:“不就是苞谷糊糊吗?这也能当饮料?”除了质疑,“一路上的挫折都不想说了”,2003年“非典”来了,公司门可罗雀;2005年,一场意外的机械故障,致使冷库速冻不过关,她含泪将300吨玉米原料倒掉。

  在向昱萱看来,初创企业更应该严把质量和安全关,她的产品很快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。2009年,考虑到品牌推广效应,她弃用了原来使用多年的品牌名称,推出了“一榨鲜”新品牌。

  为了做到这个“鲜”字,就必须确保每一批次原料绝对新鲜和原汁原味。因此,公司对基地种植的玉米原料,从田间采收到运输、储藏,直至进厂,都实行近乎苛刻的精细化管理。比如,采收鲜嫩玉米,是在月光下,或在清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,为的就是避免太阳暴晒引起原料脱水、变质或受到污染。

   果敢“出山”闯武汉:

  销售额翻了20倍

  一转眼,向昱萱的公司已经成长为10年“老企业”,然而,年销售额却不到500万元。

  她开始反思,并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:恩施只作为原料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,把总部搬到武汉;借助大武汉的交通、信息、市场优势,将产品推向全国。

  为了筹措总部搬迁费用,2010年,她不顾家人反对,卖掉了在武汉、上海的房产。

  从山里走出来的向昱萱一来到武汉,便调整销售策略,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派驻到其他大城市成立办事处,开辟全国新市场。目前,已在华中、华东、西南等地的8个大城市开办了办事处。仅在武汉,“一榨鲜”进入的大中型超市就超过70家,终端销售门点就有6000余家。

  年近五旬的向昱萱,对电商业务也别有心得。公司的互联网营销、移动网营销和传统的地面营销网络,已形成三网合一的立体营销格局。2013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,2014年过亿元。良好的销售也带动了新品的开发,红豆汁、绿豆汁、五谷杂粮汁等陆续面市,市场迅速打开。“未来5年销售目标过10亿。”向昱萱说这话时,显得自信无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