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企业家网
微信扫一扫关注
湖北企业家

本期杂志

您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杂志 > 云企新闻

昔日空军飞行员“三板斧”盘活“李时珍酒坊”

发布日期:2016-11-18

(云企网讯:楚天金报记者周萍英)受中央“八项规定”遏制“三公”消费的影响,高端白酒市场份额大幅缩减。然而,对于已经在养生酒市场耕耘多年的江友良来说,这正是他突围的好机会。这个昔日的空军飞行员,收购改制后不给力的国营酒厂,将其打造成年产值3亿元的湖北养生酒知名品牌,自有他的独门秘诀。

3.jpg

  飞行员“着急”酒生意

  55岁的江友良言语不多,走起路来腰杆挺得笔直。在人口只有100多万人的湖北蕲春县,大家对江友良都分外熟悉也很尊重:他不仅是如今年产值数亿元的企业老板,曾经还是为民请命的司法所所长,年轻时,他还是一名空军飞行员。

  一场感冒,引起耳疾,他停飞了,人生轨迹从此改写。

  只是,即使到后来从部队转业至蕲春漕河镇司法所,他都没想过这一辈子会成为商人。还在干司法工作的时候,江友良便发现,在这个有着“中医药文化之乡”、“养生之都”美誉的小县城,因了李时珍故里之名,产业形态多样。除了医药行业,以中草药为原料的大小酒厂竟多达7家,而在这7家酒厂中,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李时珍酒厂。而这家酒厂据说是李时珍的祖父一手创办的。

  据史料记载,李时珍祖父李晓山当时是蕲春远近闻名的“铃医”,不仅精通医道,亦喜酒麯,到晚年将医事交与其子李言闻,自己创办李氏酒坊,生产李氏谷酒。后来将纯谷酒与多味药食原料与之配伍,研究出一种喝了口不干,不上头,金黄色的甘酒。乡亲们饮后,都称好酒,长期饮用,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,大家为该酒起名为李氏酒坊酒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详细记述了69种药酒方剂的配伍理论和配制操作方法。

  “这家酒厂很有搞头!”见多识广的江友良下意识地感觉到自己辖区这家酒厂“钱途”甚广。

  只是,那时的酒厂还属于集体性质。虽然产品不错,但稍显落后的管理机制和 “守株待兔”式的营销方式,酒厂一直不温不火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其他几家同样打着“李时珍”名号的私营酒厂纷纷涌一,还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,江友良着了急。

4.jpg

  第一招:注册商标维护权益

  正在江友良着急的时候,机会来了。

  2006年,国营李时珍酒厂遭遇生存危机,数百名工人面临失业。江友良主动请缨主管该厂,欲以一己之力改造这一历史品牌。

  然而,两年下来。江友良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了,体制不改,拳脚始终施展不开。

  江友良的命运随着一次战友聚会而改变。

  2006年初,正在江友良头疼酒厂问题的时候,一次战友聚会,酒过三巡后,他无意中提起自己的烦心事,几个战友听后竟颇有兴趣。“要不我们自己来做?”随后,3个战友一合计,与其看其倒闭,不如收购酒厂自己经营。

  2008年,江友良和3名战友共同筹资1000万元,收购了李时珍酒厂。

  完成收购后,江友良做了三件大事。正是这三件事,让酒厂不仅生存下来,并且形成年产值3亿元的规模。

  第一件事是注册公司,将李时珍酒厂恢复成“李时珍酒坊”的原名,并对品牌商标申请专利。

  这一招看似简单,但现在回过头看,这正是其发展的根基。

  外人不知道,江友良接下酒厂时,正是蕲春几家“李时珍”混战之时。家家都声称自己才是正宗李时珍酒,每家各自为政,拉低价格,降低生产标准,却没有意识到,这等于“慢性自杀”。品牌做滥了,谈何效益?

  别人还在争吵不休时,江友良已经悄悄申请了李时珍酒坊商标专利权。

  同时,他淘汰了落后的机器设备,并将厂区搬至占地1.3万平方米的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,这也是他大刀阔斧改造新厂的第一个大动作。

5.jpg

  第二招:5本手册健全制度

  江友良有个习惯:每天保持至少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,而且必须到生产车间了解情况。“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里听别人汇报。严守8个小时上班的人,永远当不了模范。”

  作为一名公司掌舵人,对他来说,每天时间都不够用。从公务员到商人的转型之路,江友良走得很艰难。

  2008年秋的一天,他正在工厂里转悠。忽然,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进他的耳朵。

  “这怎么是我们的事呢?”

  “不是你们的事,是谁的事?”

  “我们只负责调色,之前颜色是对的,你们后面程序出了问题推到我们头上?”

  “我们还不是按比例调糖,我调了十来年了,还会出错?肯定是你们前面没搞好。”

  原来是调色和调糖车间的两名工人,因为酒的颜色出了问题在互相推卸责任。

  江友良坐不住了。就这么点小事还要扯皮,那整个工厂以后要扯皮的情况恐怕更多。必须要有详细的规章制度才行。

  他立马召集公司各大小部门负责人开会,各部门哪些事必须做,负责什么,出现什么情况,如何追责。

  那些天,全厂上下几乎每天都在开会讨论,甚至还因为此事差点耽误了生产。在江友良看来,磨刀不误砍柴功,制度确定好了,从长远看,会省去很多麻烦。

  经过两个星期的讨论,再加上后期将近一年时间的实践总结,如今,李时珍酒坊光是规章制度方面的文字手册就有5大本,共300多页。

  事实果如江友良所想,从制度上严格区划了责任与利益界限,类似扯皮的事情很少再发生。

  这,是江友良做的第二件大事。

6.jpg

  第三招:引进人才确保品质

  万事开头难。

  刚办厂的江友良面对一系列的琐事,也曾像无头苍蝇般不知所措。

  管理、经营、生产、研发,什么都想做好。结果往往是一天下来,感觉什么都没做,还累得不行。

  那就多听听别人意见吧。结果,师傅多了,各有门派。“刚开始什么都不懂,只能交学费,这些都是吃亏吃出来的”。

  亏吃多了,思路也出来了。

  冷静下来的他意识到:做实业,产品为王。虽然李时珍酒坊的名气在,但不能一朝鲜吃遍天下啊。得重新研发新产品,得请高手坐镇。

  他想到了养生酒配酒师权威人物王三来。作为后来李时珍酒坊的关键人物,王三来的到来,颇为曲折。

  而高级人才的引进,正是江友良口中的第三件大事。

  当时的王三来,是劲酒的一名高级配酒师。当时作为技术实力派人物,得到公司重用,衣食无忧。然而,跟着朋友一起找到他的江友良的来访,彻底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。

  几次长谈下来,王三来动心了:他看好李时珍酒坊的历史品牌,江友良给他勾画的事业,对他来说,更有发展机会。更重要的是,他对少言厚道的江友良一见如故。

  于是,他果断提交了辞呈。然而,劲酒却不放人。

  铁了心的王三来,经多方斡旋,作为老家鄂州市引进人才,进入鄂州一家企业工作。这一蛰伏就是两年,直到两年后,他终于如愿来到李时珍酒坊。

  事实证明,这两年的等待是值得的。王三来加入后,将传统配方工艺,结合现代人的饮酒特性及口味重新配制,新产品“古今明坊”、“好禾酒”、“药祖酒”等系列,因其成分中的消除疲劳、增强免疫力、强身健体的多种保健功效及甘润口感,一上市就收到良好反馈。

  2011年,李时珍酒坊参加了上海世界健康博览会,引起时任商务部长的关注,他随手拿起一瓶酒拧开盖子、大庭广众之下品尝的照片被各网站纷纷转发。

  有了好产品的江友良,选择走出蕲春闯市场,并将武汉洪广大酒店13楼的办事处作为全国运营中心。

  目前,已经在海南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苏等七个省市建立了办事处,业务扩张到全国主要城市,年产值达3亿元。目前,公司投资2亿元建立了新厂区,4条全自动生产线,年生产能力将达到一万吨。

7.jpg

  对话

  楚天金报:众所周知,湖北劲酒已经成为全国养生酒行业龙头企业,您如何对您的产品进行定位?如何打差异化竞争?

  江友良:竞争?我不认为跟劲酒是竞争关系。我们产品定位不同,针对人群也不一样。比方说,同样是125毫升的小瓶酒,劲酒超市售价10元左右。而我们的酒由于生产工艺不同,包装设计方面也花了心思,由于不走超市,而是宴会高档餐饮渠道,售价略高,注定消费人群也不一样。

  楚天金报:您如何看待自己的创业历程?对广大创业者有何建议?

  江友良:如果不创业,我可能就等着退休了。这么多年与市场博弈,很累,但我不后悔,我得到了很多。除了名誉、金钱,我更骄傲的是,保留并传承了李时珍这一500年历史品牌。想对广大创业者说,企业就是自己的孩子,不能因为孩子生病或意外,就选择放弃。一定要像对待亲人一样,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。(责任编辑:夏婷)